Yale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独家英语学习心得【无老师力荐】

本学期伊始,我标到了Aaron Ritzenberg的English 120 seminar——一门在过去三年被100%学生评价为Very Good/Excellent的传奇。第一次去上课,区区15人的教室居然一窝蜂塞进了15个tenant(中签者)和35个uncertified shopper(没中签但心有不甘的孩子们),让老夫作为tenant优越感油然而生。事实证明群众眼睛当真是雪亮的。在短短75分钟里,我就暗自笃定:大学以来上过的近二十门课程中就数这一个最为给力。无论老师、内容、精神、模式,方方面面都彰显成熟和个性——也完美对应着我的口味。倒不是说我怎么成熟而多有个性……只不过两年以来,初次和一门课程能有如此默契。 老夫固然文拙笔浅,却好歹胸怀一颗热爱读书写字的心。去年刚搬进校园,便开始在Directed Studies里将三千年西方人文精神史用短短两个学期囫囵吞枣、不一而足;可是尔后虽然打嗝放屁都嗅得是一股子洋气,但却未见在遣词造句上有何飞跃。犹记教授们揣着tenure,守着三十年烂熟于心的经验和知识坐拥数十本古籍,发放下来的prompt却无一不是段落剖析、名家对比,“focus on the text, only the text, and nothing but the text”。本来,究其心于其文也无可厚非,况且在LiteratureHistory and Political Thought 和 Philosophy各自的领域中,也有十数本经典可以遥相呼应;但是当思想剥离了现实土壤、仅仅被形而上学桎梏在理想国巅供人瞻仰、在一串串footnote中间你来我往之时,这些思想所孕生的文字也难免会缺少自己的灵魂,或至少欠几分味道。正如ChipsAhoy比起某罗伯特大妈圣诞前夜烤出的家常巧克力小饼干来,未见多么味同嚼蜡,甚至更胜一筹,但总给人感觉前者是流水线上大宗智慧的一隅,而后者则是寻常角落,发自内心的生活。 这绝不是贬损象牙塔里迸不出思想火花——只是单纯从写作角度来看,极端Academic的paper很难让作者运筹帷幄、挥洒兴致罢了,想借机炼字、抒发文采,更是难上加难。而这点,也是本人大一期间最为纠结之遗憾。 那么启动正文之前,先插段自述。 最近又有人挤兑我,揭所谓“三岁启蒙”的老底,来表达对老夫英语的不满——其实也就是很傲娇地捧了在下一番,听着也还是相当受用。不过夸人者无心,被夸者却陷入了重重思绪。作为老夫少数勉强称得上优势的方面之一,英语已经嵌入了我每日生活的犄角旮旯,难分难解。上课要用,Reading要用,吃饭要用,聊天要用,就连跟中国同学交流都随时在用。但我一直在索取——嗜书如命、鲸吞电影剧集,却很少有所产出;偶尔写一两篇文章还都是油头粉面的文艺范儿,现在想想着实汗颜。现在既然有人以为,我的英语还称得上一技之长,那不管是真是假,我便尽己所能来发挥这一技好了,若能对有需要的朋友起到哪怕一丝帮助,那便大大地死而无憾。其实对于人人网这个虚拟社区,私以为和维基百科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堆人猫在上面,除去八卦、腐败、彼此Stalk以外,最大的作用应该还是各抒己见、资源共享。李某才疏学浅,堪堪几项技艺;当dota解说实在没有时间,但求写几篇工具文聊胜于无。 对于不幸读到本人文章的同学们,我给大家事先打一剂预防针:因老夫表达能力低下,很多时候需要依赖双语杂交来阐述最准确的想法。因此本文虽然对读者朋友的英语水平没有要求,但对你们的耐心绝对是个锻炼。为了防止我突然用到什么奇怪的词汇,建议随身放一本字典,或者在浏览器上打开一个选项卡挂上Dict.cn,或者果断关掉此日志然后把笔者拉黑。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无论写得如何糟糕,拙文若能起到一点好处,老夫便深感幸哉。 那么,进入正题。 笔者今天想要讨论讨论,关于模仿的问题。 前一段大学申请旺季中,因为我心肠太好(轻砸)而答应看了好多小盆友们的文章。也是看过之后,更有冲动要写这么一篇手记。这里不谈孩子们思想主题的参差不齐——因为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明显会因人而异。这里只想分享一下拙见,谈谈什么样的英语行文最让人赏心悦目。 我们回到本文开始的ENGL 120课堂上。Riztenberg教授英俊黝黑的脸,整齐的衬衫,贴身的毛衣,台下小女生们发光的眼神和紧张的笑声——不,不不,我们要看的不是这些,请把视线移植到黑板上。在那里: "Reading For Emulation" 一行大字占据了视野。Riztenberg会向你解释:这是ENGL 120整个学期课程的主题,亦是120区别于学校其他英语文学课程的关键因素。(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that distinguishes ENGL 120 from other English courses at Yale.) 那么,究竟Reading For Emulation有什么独特之处? 我们知道,Emulation的直译为模仿、效仿。因此Reading For Emulation就是“阅读并模仿”。 “这算什么,”看到此处你坐着沙发,吃着饼干还唱着歌,突然就笑了,“小学开始不就是这玩意儿么。” Exactly!而且不仅在小学,模仿打我们出生起就是所有心智健全者烂熟于心的学习模式。从呀呀学语到口若悬河,从第一声“妈妈”到第一声“他妈的”,我们都是靠不停接触、学习、尝试着运用,而最后化为己有的。但这不代表模仿就只能是婴儿的专利。 接下来我就稍微绕个圈子,为模仿正一下名。 朋友,试问你手握笔杆,欲调动聪明才智写几划英语时,脑海里会经历怎样的精神活动? 据我所知(which is limited at best...),大部分在国内接受了义务教育的朋友们撰写英语文章时,决然不会迸出“Emulation”这么奇葩的冲动,而更多会在脑海里经历一个翻译的过程;这一过程,套用Riztenberg的句式,is 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that distinguishes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s from those done by native speakers——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尤其是那些特别认真上英语课、成绩顶呱呱的好学生们,(譬如高中班级里除了我之外几乎所有人)其英语作文虽准确如手术刀,严格如仪仗队,但字里行间无处不散发着故土的芬芳,昭然若揭。 之所以for practiced eyes, 英语文章里的“中国印象”往往能一目了然,很大程度便是拜这"Mental Translation Process”所赐。试想,如果你写一篇英语文章的方法是先用中文在脑海里打好草稿、再把关键性字眼一个个翻译过来、最后拎个句式把所有成品穿起来的话,那么恭喜,你的工作原理已经和Google Translator别无二致了。当然,同学们比起机器会运用更加潇洒的词汇,更加复杂的句式,但追根溯源,把完整的思想断章取义、尔后破镜重圆的这种写作模式,无于把一只瓷瓶大卸八块、分别涂漆,再拼接起来以求多福——也许整体效果能勉强过关,但每个碎片之间的裂隙仍会夺人眼目。 那么,如果存在这样的问题,该怎样处理呢? 于是,我们终于兜完了笔者先前提到的那个大圈子,可以开始解读一下"模仿"究竟意义何在。 “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绝对不是玩笑话。试问看罢这许多典籍会教你怎么遣词造句不?不会。会教你这风格如何排比那风格如何象征不?不会。它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在你脑海里深深植入了一些概念:文章怎么写你会觉得好、怎么写潇洒、怎么写过瘾、怎么写腻歪。汉语如此,英文亦然。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刚到美国之后,我跟舍友马克思每日谈笑风生;这孙子是个美韩混血,不过除了酷爱星际魔兽之外基本嗅不出泡菜国气息。我们第一次聊天开始不久,他就很好奇地问题连珠“你从哪里来?”“中国哪里?”“你来学校之前住在北京?”“你在北京受的教育?”“你一直在中国住着?”——尔后,他很kind地表示"Man 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 然后转身开始补刀。 过了一段时日之后,马克思有天突然表示:他能听出来我和美国人之间的区别了。我很惊诧,因为我都不能。我曾尝试多次想换个好听点的口音,不过一张嘴就是美国腔,而且不带任何regional accent,纯粹是标准的普通话调调。 “愿闻其详”。我认真地侧过身来,听马克思讲解。 马克思说,他所指的区别不在于口音,而是在于口气。“更确切的说,”他的眼镜很帅地反了一下光,“是你的用词(word choice)。” “比如呢?” “比如上次,你用了'surreptitiously'这个词,而正常的美国人大多数会拿'secretly'代替;再比如你有次用'Never have I witnessed...'作为开头, 而正常的美国人张口想都不想就会说'I have never seen...'之类的句式。这不代表你的说法有任何错误,in fact,你说话的方式更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English Speaker。但与此同时,你用的词和句式都不是一般人会脱口而出的那些类型——这也就是我先前提到的‘区别’。不是你说话的方式,是内容。”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转身开始补刀。 马克思的这番话非常发人深省。回首过去,我这些年来学习英语的方法基本就是靠日复一日的接触和模仿,接触和模仿。而我接触的材料,大多都是原版读物的有声书,还有经典影视作品、电视剧集;这其中,更以有声书为甚。 有声书的内容虽然是扯大嗓门讲出来的,但是毕竟来源于书本;而我成日浸淫其中,也无法避免地在自己的言辞里地沾染了相应特点,具体表现为:喜用书面词语,喜用倒装句式,喜用音节丰富的长单词,喜混用英美两地方言,等等。因此,即使我能伪装成ABC混进美军,我也会轻易被战友们一举识破——因为当有人跟大伙抱怨他被上司罚了200个俯卧撑时,我会同情地道:"That's rather unfortunate." 而不是"You're fucked." 总而言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读鲁迅你会把一对枣树分开描写,读琼瑶你会把一切对话变成反问。那么如果你最可靠、最频繁的英文阅读资源来自高中全日制课本、或是每周统练的试卷,那么朋友,你的英文写作现状不容乐观。私以为,国内大部分高中英文课本编得不差——是相当糟糕。若把自己拘束在课堂内,不仅学不出地道的英语,就连基础都很难打好。但是你又不能指望尼玛教育部去有所作为,所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对于高中英语基础扎实、希望开发英文语感的朋友们,我的建议是劝大家去找到一位自己欣赏的英文作家。不要太古典,不要太疯狂,最好是那种擅长波澜不惊、返璞归真的主儿。用他/她的书充斥闲暇,把他/她的文风作为模板。你可以摘抄,可以朗读,也可以把一段话当成词牌、转而用自己的东西填满。假以时日——也许耗时会短得出乎你所料——这位作家很多的特点便可以据为己有。从此再写文章,当你遇到某一类熟悉的想法、题材或者逻辑时,你就可以本能地回忆出与之相应的英文文法结构,直接套现,从而省去了“翻译”的过程,而得以直抒胸臆。想法虽然可以精彩无限,但最终能体现几分出来完全取决于表达手段的有效与否;因此行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你写出的内容尽可能对得起你做出的思考。而我们常说,简单明了的文字往往最直接、有效;所以与其花20分钟揣摩“蹩脚”这个词怎么转译成英文,不如把自己整段整篇想要表达的含义理清楚,随后与熟悉的经典文风相印证、相结合,继而让最贴切的单词和句式从记忆中自然流露、落水无痕。事实上,这种没有匠气的文字,一定会比乱捅大词、但缺乏连续性的文章要有说服力的多。 同样把模仿的建议,送给英语能力已经出类拔萃、但渴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朋友。模仿不仅能提供一台良好的基础,更可以在基础上搭建出美轮美奂的华居。如果你的能力已到,那么当邂逅精彩的英文作品时,要记得省下来,不看译本,然后通过Amazon、各地外文书店等渠道去尽量搜寻原版。要多读书,读好书,读原版。当你找到了自己钟情的文字,偏爱的作家,也许你就能领悟到自己最适合的风格了。不要嫌丢人,不必拘泥于独树一帜;越伟大的作家越经历过长期的积累。所以多多尝试去模仿、借用,去把那些精彩的小词儿小句儿偷过来充实自己的弹药库。你会发现,这种积累可以直接壮大自己,而“偷”来的小东小西更是屡试不爽。 ——当然,凡事皆适可而止。模仿可贵,抄袭却是另一码子事;该写自己的东西时,千万别学习了名家文风,连内容也顺便学习了。这种行为无论考试平时,都还是避而远之为善。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关于用词的问题。 正如前面马克思所指出:一个人说英语时采用的词汇,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的血统。同样道理加诸写作上,依然适用。这当然不是所谓“大词”“基础词”之类简单的区别,而是关乎词类的搭配,以及遣词的时机。 英文词汇追根溯源,大抵可以顺藤摸瓜到Greek/Latin-Based和Anglo-Saxon Based两种。具体区分时可以简单理解成:前者希腊、拉丁语系的英语单词往往与法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后者安格洛撒克逊语系的英文单词主要体现为德语源的辞藻。相比之下,法语系的文字更偏向于多音节,华丽,而暧昧,德语系的则更喜直接,节奏感强,而充满力量。譬如一个“吃”字;英文中就会有"Eat"(德)和 "Devour"(法)。"Eat"简短,直截,一目了然,"Devour"则在“吃”最基本的含义之外,给这一动作附加了浓重的感情色彩。类似的有"Kill" vs. "Slaughter", "luck" vs. "fortune", "Feed" vs "Satisfy", "Break" vs "Fragment", "Like" vs "Similar" 等等等等,每一对都是近义词,但每一对都表达了不尽相同的行为或深意。 简单来说,当一篇文章以德语系的词汇为主时,这篇文字会显得清晰、有力,强劲;而当法语系占上风时,文章表意往往更加曲折、含蓄,而雍容。 针对这种区别,马克思,Ritzenberg和我抱有同样的看法:亦即当你在写文学性不强,或以叙述、分析为主的非小说类文章时,德语系的词汇往往是最佳的选择。它们简短、易衔接,又能一目了然地描述很多行为,或形容很多状态;因此只要简单实惠的德语系单词触手可及,那么请克制自己那把在红宝书上刚背到的牛逼词汇拿来现学现卖的强烈冲动。——倒不是说用“大词”有什么问题,但是正如Ritzenberg在第一节课上所谆谆教诲的:无论任何单词都一定要"Deploy with purpose",亦即搞清楚为什么要用这个词,用的合不合适,有没有更简洁更准确的可以拿来代替。在这一点上,英文写作和dota练英雄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要用对,其次要用好,最后才要用出花样。凡事都有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写作则是先从最基本、直接的词汇用起,争取做到天衣无缝、行云流水,然后再摸索着、尝试着往字典的深处进发。总有一天,当你像我一样在某节课上突然自然而然地用出了"serendipity"这么装X的词,而又用得无比恰当、一字千金,那时你的心情一定会如残血白虎180度反身跳回头甩箭贴身流星反杀一般,简单粗暴,就是一个“爽”。 Riztenberg讲到:“1984”和“动物农庄”的作者乔治.奥威尔曾经发表文章阐述其选择词汇的心得。第一节课下后,我和ENGL 120的一个同学聊起了奥威尔希望精炼英语语言的思想,并对比了一下他在“1984”中体现出的对语言逐渐简化、并最终限制思想的恐惧。“难道不是有点矛盾么?”我问他。这孩子人很好,回去总结了一番想法之后马不停蹄地给我发来一封邮件,内容充实而富有教育意义。 那么,在文章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这篇信件。难度不小,能者多劳。 Hi Meng, I thought your remark about New/Double Speak deserved a better response than the one I gave you. Here's an excerpt from Orwell's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1946): "Pretentious diction: Words like phenomenon, element, individual (as noun), objective, categorical, effective, virtual, basic, primary, promote, constitute, exhibit, exploit, utilize, eliminate, liquidate, are used to dress up a simple statement and give an air of scientific impartiality to biased judgements.... Foreign words and expressions such as cul de sac, ancien regime, deus ex machina, mutatis mutandis, status quo, gleichschaltung, weltanschauung, are used to give an air of culture and elegance [as in the subject line of this e-mail!].... Bad writers, and especially scientific, political, and sociological writers, are nearly always haunted by the notion that Latin or Greek words are grander than Saxon ones, and unnecessary words like expedite, ameliorate, predict, extraneous, deracinated, clandestine, subaqueous, and hundreds of others constantly gain ground from their Anglo-Saxon numbers." In "1984", Newspeak is, as you said, a way of reducing the scope of thought of a population by eliminating shades of meaning from its vocabulary. But Orwell does not want to shorten our range of linguistic expression. He does not, for instance, think that "ungood" is a perfectly adequate alternative to "bad" or that "free" should only be used to mean "lacking." He merely says that a good writer, in order to say exactly what he means, should not use a long, vague, Latinate word where a potent, precise Anglo-Saxon one would do just as well. This stance does not contradict his distaste for the Newspeak system he creates in "1984." Granted, Newspeak is perhaps an "over-enthusiastic" application of Orwell's principle of concision. Yet in warning against Latinate English, Orwell does not seek to limit language. Rather, he stands up for specificity and honesty, both of which depend on a rich--but sensibly used--writing vocabulary. Cheers 文章转载自:http://blog.renren.com/blog/252409490/708830417?from=252409490#id1665323243 作者:李孟元 相关文章推荐: 1位居住美国多年的老留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理解【无老师力荐】: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284 美国36%大学生读了4年等于“白读”【无老师力荐】: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259 中国妈有操心的命?留学妈妈团越来越焦虑【无老师力荐】: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251 留学生口述:拿学位不容易 有血有泪有辛酸【无老师力荐】: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147 美国小学五年级小朋友”失业”了…【无老师力荐】: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132 无老师,我只考了51分,我该怎么办?【无老师读信】: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125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面试实录【无老师力荐】: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111 从五方面对比加拿大大学和美国大学【无老师力荐】: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266 华人美国名校面试有诀窍——迟到邋遢是大忌【无老师力荐】: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102 新托福突破口TPO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无老师原创】: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100 在美国当穷人有多舒服?【无老师力荐】: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064 iBT新托福考试当天需知+证件要求【无老师点评】: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045 ADAM WHEELER,作假进哈佛【无老师力荐】: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041 4招助你申请截止日期deadline推后1个月【无老师原创】: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038 美国宣布将放宽留学生签证 赴美留学有望平民化【无老师力荐】: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277 本页地址:http://www.ibtsat.com/archives/2289

无老师发布信息的另一权威渠道是无老师微博:http://t.sina.com.cn/noteacherwxl ,当你发现无法访问www.ibtsat.com时,请第一时间,在微博上通知无老师,同时无老师的相关信息,也会在新浪微博权威发布!

同时关于考位等即时信息,无老师也会第一时间在新浪微博发布,因此请各位考生关注无老师的微博http://t.sina.com.cn/noteacherw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