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词汇本身,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东西

语言这东西,真的要是从小学的话,还是很容易的,因为学语言这个东西,就是在跟失败作斗争,只要不惧怕挫折,一直磨练下去,也就成功了。这就是为什么小的时候,比较好学习语言,一方面是因为小的时候我们不惧怕失败,或者说我们习惯于失败,我们不管做什么尝试,只要爸爸妈妈说不行,那其实也就是失败了,我们对于失败习以为常,失败之后,再来过就好。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人生来之后,天生就可以识别很多发音,但是有些能力因为你从来不使用,慢慢也就退化了,比如说俄语里面的卷舌音,就是这样。有的人这个能力没退化,后期学俄语比较好学,但是对于退化的人,就是怎么样都发不好这个音. 当我们大了之后,再学语言的时候,就难了。很多部相关的问题,也成了我们的问题,比如说今天说的这个听力词汇,就是这样的。 无老师见到很多考友在准备托福听力的时候,很多专业词汇听不懂,于是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一个东西,就是听力词汇。觉得有一种东西,叫做听力词汇,这些单词背完之后,以及听过几次之后,再到听力里面,就所向无敌,可以搞定听力了。 其实这个想法,非常类似与我们传说中的隔山跑死马的情况。也就是看上去好像是该这么做,但是实际上,实际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首先,其实是没有所谓的一个听力词汇,看这个东西你一定没感觉,只要再加上相对应的,口语词汇,作文词汇,阅读词汇,你就会发现有点不靠谱了。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很清晰的分割词汇的使用方法,一个单词,我们会写就会读,会听也就会读。换句话说,词汇本身是无法分割的,是无法定义它只能应用于一个特定环境的,比如说一个词汇只能在听力里出现,或者只能在作文里出现,这就很奇怪。 再者,听力的发音情况,其实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一些。比如说都说普通话,广东人就觉得武汉人的普通话发音很怪,北京人觉得广东人的发音很怪,东北人又觉得北京人发音很怪。一方面是发音都不准确,另一方面是因为重音的不同!以及人类在说话的时候,有些时候是不按照标准发音的。 首先说重音不同,这是有一次看爱情公寓的一个访谈,里面演关谷神奇的人,就说到,你让我突然按照关谷神奇那么说话是很难的,因为关谷神奇作为外国人,重音的位置是跟我们中国人不一样的,这个需要调整。在这里,瞬间理解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说话的时候,不同的语言之间其实是有重音的不同的,这与词的重音还不一样,词的重音是固定的,但是在句子当中,重音就会有变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小时候,看大山和姜昆说相声的时候,就觉得大山说的都对,但是就是哪里怪怪的,还说不上来,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词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说话的时候的发音有的时候跟磁带里字正腔圆的朗读的发音是不一样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的发音,比如说“一个苹果”和“一天之前”,前者的“一”发的是二声上挑的音;后者的发音“一”是四声,下降的音。这都是在我们无意之中养成的发音规则,但是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再加上我们不注意的连读、弱读、吞音等情况,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听力之中的发音,远比我们背个单词,然后再背下来它字正腔圆的发音要复杂得多的多! 换句话说,对于听力的发音的解决方法,就是应该先背单词,去背四级单词和托福单词,然后再通过听写和跟读,一点点的将单词,在句子里实际的发音方式记下来,才是最最最聪明的方法!否则都只能是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