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科研究生10年申请心得

2008年,我们带着5年教育行业其他岗位的经验和职业生涯规划讲师经验,进入了美国商科硕士咨询行业。因为正值中国经济腾飞,国际化进入第三阶段——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本土化,所以美国商科留学程爆发趋势。不仅美国TOP50知名大学连年增加商科硕士项目,申请者更是如潮水般涌来。

然而,我们的工作体验,不是“借着大水打漂”可以躺着数钱,反而是越来越难做了。举几个好理解的数字例子吧。

2008年,罗切斯特大学的金融硕士,是所有无工作经验的学生,能拿到的最好的录取。当年项目招生35人,中国大陆录取约8人,其中5人出自我们们团队,而我们当年只有6个学生申请,都拿到面试了。2018年,该项目招生已接近120人,近百名中国学生,且前面还有MIT,Columbia,Duke等更佳录取,反而是20几个获得面试的学生,仅有3人获得录取。

2008年,西北大学整合传播与营销硕士,仅仅录取了一名人大应届毕业生,我们做的,我们抓住了最后的机会!因为从09年开始,西北官网宣布以后的录取,会更喜欢有工作经验,而应届生只能拿到推迟录取(Defer offer),也就是录取后要工作一年才能去报道。到今天,2019年,西北大学整合传播与营销硕士,中国大陆本科生都已经不招了,以后这样的机会只属于美国读本科的优秀本科生。

2017年,西北大学管理学硕士表示不再招收外校学生,该项目成为本校非商科专业本科生的第五年选择。前一年我们送去的北大法语系学生,成为该项目最后一个外校本科毕业生。

……

金字塔尖的位置并没有增加很多。而留学生总数的增加必定导致回国就业人数增加,竞争更加激烈。大家逐渐醒悟——名校好专业才有最大价值。于是竞争白热化。

入行之初,加入的平台专业,因此资源优质,生源优秀,海底捞般的服务体验,我们的工作经历顺利得让人难以置信。

转专业成功;低GPA高录取成功,低GRE、GMAT高录取成功,复杂工作经验成功,超短超长工作经验成功…… 只有尊重人才、人本原则,申请逻辑清晰,美国商科硕士和MBA申请,才会成功。美国TOP50的商科硕士,12大专业,无往不利。但是有一点很奇怪,就是我们的业务规模很难扩大。而世面上迅速扩大的大型机构,主打产品均不是商科硕士或高端MBA。反而越来越多的工作室,新型咨询公司加入到商科申请服务的竞争。

那些故步自封,服务粗糙,追求暴利的公司,无不困扰与商科硕士和高端MBA服务的高退费率和高客诉率。某个被上市公司高价收购的行业大咖,居然在对赌完成后,雪崩般地破产了……

因为人,有很多方面是无法量化的!

打印出去年该校录取的5个学生的成功经历,我们发现简历可以复制,但是无法粘贴,他人的成功模式很难全盘模仿!原因很简单,因为商科优选的终极人才,是能够在该领域取得成功,这种成功不是某个实习、某个GPA或者单纯的语言成绩就能证明的。你的职业规划和表达方式必须与你内心的力量、性格、经历、诉求相吻合,如果对人的内心和职场诉求把握不精,就会东施效颦。“一个人的美酒,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

TOEFL97,GMAT680,化学专业GPA3.02,出版社高级编辑,负责发行工作,14年行业经验。这个一串数据如果定位他去哪里读MBA,根本无法判断。

结论是,我们这名学生获得了芝加哥大学Booth商学院的录取。我跟他交流时,就被他的睿智、果决和乐观打动。他的文学素养和对大众需求的判断令人叹为观止。那是我们第一次见到能准确预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中国大陆人!他引领趋势和热点的能力,可以创造天文数字的销量。他的优势可以展示,他的成功无法复制。

一个好顾问的本质,是发现金子和钻石,并让他们闪光!发现璞玉和水晶,并把他们雕琢精美,呈现给需要他们的商业社会。

TOEFL111,GMAT730,GRE333,金融GPA3.82,辅修数学会编程,有美国TOP20教授推荐信……只因面试时下意识地说,硕士毕业以后想去做分析师,也考虑读博,就被最心仪的位于纽约的金融工程硕士项目拒了。学生后来多次跟学校沟通,终于搞清楚了——因为这个以就业好著称的学校,培养的学生都能在华尔街找到高薪工作,凭的就是极强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企图心……

而恰恰是他不经意流露的,这个下意识的退路方案,让对方觉得三观不和。这种特别细节细微的经验教训。如果不是亲自“以身试法过”根本不会发现,不是跟顾问关系亲如战友,也不会分享。

我们,对“做精”兴趣大于“做大”,要在精度和规模之间做好微妙的平衡。

“留学服务行业,绝对不是获的财务自由和实现自己商业理想的行业”这句话,我们一直深以为然!因为一旦被资本的本质束缚,开始追求增长、规模和利润,必定失去人本的情怀和温度。如果你的理想是分享智慧,助人育人,这个行业还是很快乐的。毕竟每次你服务的学生被录取,你都会有自己被录取的错觉。每年被各大名校录取几百次,还真是成就感爆棚!

欢迎关注睿荐,也欢迎有水平,有情怀的资深同行加入。

请不要质疑资深二字,因为不适合这个行业的人——沟通不够好,责任心不够强,抗压能力不够,学习能力不够,情商不够的人……5年内就会被行业淘汰。大浪淘沙,剩下的总是成就概率更大一些~!